姓氏与家谱的关系,姓氏与家谱的关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家谱姓氏,历来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向来重视对自己过去历史的回顾与反思,编撰了各种各样的一家之史、一地之史和一国之史,其中的一家之史就是家谱。由于家谱是一家一姓的生命史,记录着该家族发源、 生息、繁衍的过程,是“纯正血统的可靠蓝本”,因此,各家各姓都极为重视编修家谱。在家谱的编修者看来,“夫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湖南《八甲湾吴氏谱序》);“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 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延陵吴氏谱序》)S“尊祖宗而联族姓,承先启 后之谋,莫切于此”(《丹徒吴氏续修序》)。

其实,我国各家各姓向来重视对家谱的编修。早在商代时,人们就已开始编修家谱,其中“兜”的家谱还保留到今天(见甲骨档案“库”1506)。西周 至战国时,家谱有了相当的发展,甚至朝廷也设有掌管家谱的官员,使其“定世系,辨昭穆两汉时,一些著名的家谱开始出现,其中如应劭的《氏族 篇》、颍川太守某的《聊氏万姓谱》、以及扬雄的《家牒》等都享誉后世。魏晋南北朝更重家谱,当时“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朝廷举人选官、社会婚丧嫁娶,都要以家谱为依据。隋唐之时,尽管社会对家谱的重视程度不及此前,但家谱之学仍有一定的发展。当时编修的《衣冠谱》、《开元谱》、《永泰 谱》等依然影响重大。五代宋元以后,朝廷不再设掌谱之官,私家修谱之风异军突起,到明清时几乎发展到“家家有谱,,的境地。各家各姓往往30年修谱一次,届时全族上下热闹繁忙,洋溢着一派庄严喜悦之情,被认为是族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动。

家谱的作用是“明世次、别亲疏”,也被当做一家一姓血统源流的可靠蓝 本。在我国,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拉名人作祖先, 因此也就使血统本身的意义并非真的那么确实可靠。如在古代,几乎所有的开国君主都要伪造自己的世系,把自己的家族与以前的帝王将相联系在 一起。如三国时期曹魏的开创者曹操本是由夏侯氏入继曹姓的,但仍自称其先人出自黄帝,而曹操之子曹植又说其先人姓姬,是周王室的后裔。后 来,曹操孙魏明帝说曹氏是虞舜的后代,出自有虞氏。作为一国之君的曹氏,竟然如此三易其祖,说明他们自己已经不知道血统所出。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自称是楚太子建之子白公胜之后。他说,楚杀白公胜,其子逃亡秦 国,世代为将,如白乙丙即是其中一个。其裔孙白起为秦立过大功,受封为 武安君,白氏从此大兴。其实,白居易的这些自述也是无稽之谈。因为白乙丙生活时代要早白公胜一百多年,不可能是白公胜的后代。

我国古代许多家族强拉名人作祖先,其做法实际上是不科学的。因为 我国姓氏的来源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发展过程中又经过离合演化,情况相当复杂。有许多姓氏同姓不同宗,尤其是一些大姓,来源更为复杂。如王姓是 当今第一大姓,其主要来源今天可考者已多达数十种,其中有出自黄帝之后 者,有王子比干之后者,有虞舜之后者,有少数民族之后者;另有姬姓之王、 子姓之王、妫姓之王、虏姓之王等。今天的王姓人虽然同姓王,由于历史上 来源不同,当然不可能有相同的血统(参见笔者《中华姓氏通史-王姓》,东 方出版社,2001年版)。再如山东曲阜的孔姓,自孔子以来就有世代相连的 世系,他们是孔子之后虽然勿庸置疑,但如果认为天下孔姓都与孔子有关则 不合事实。从各种记载上可以考知,孔子的孔姓出自子姓,是春秋时宋国贵 族孔父嘉之后;但当时卫国也有孔姓,源出鈴姓;陈国有孔姓,源于妫姓;郑 国有孔姓,出自姬姓。这四支孔姓人后来都有子孙传世,由于四支中只有孔 子一支地位最高,其他三支为了抬高自己,后来也都称是孔子之后,隐瞒了 自己的真实血统。特别是清代时,全国孔姓与颜、曾、孟三姓联合修谱,凡姓 孔者都被认为是孔子的后代,使本与孔子无关的其他三支孔姓人的假冒身份获得了正式的确认。从此,要想区分哪些人与孔子有关,哪些人与孔子无 关,就更加困难了。

同姓不一定同血统,不仅从历史上可以看出,而且只要简单计算一下就 能得出结论。我们假定一位姓王的男子与一位姓张的女子结婚,生下孩子, 那么在孩子身上,王姓血统只占1/2。这个孩子长大了,再与姓李的女子结 婚,生的孩子,王姓血统又递降到1/4。孩子长大了再和姓刘的女子结婚,生 下孩子,王姓血统在他身上只有1/8如此子生子,孙生孙,代代递降,数千年后,所谓的血统已经变成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真正的血统也不过是“天 文数字”了。因此,历来在我国流传甚广的“万代一系”、“某姓血统”等观念,其实并不是科学的。

所以说,要在今天的中国土地上,找出一个自黄帝以来,一直是100%纯 正血统的姓氏,完全是不可能的。

宝宝起名 公司起名,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起名

企业管理 网络创业,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企业管理或网络创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Cyyfzgxxkjyxg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jdsqm.com/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