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名是幼时的非正式名字,取小名的起源和寓意?

小名,又称乳名、奶名、幼名、定魂名或小字,它是人们小时候的非正式名字,是长大成人之前家人和友人对他的爱称或呢称。古往今来,人们都习惯在取正式名字之前取个小名。

取小名的习惯起源很早。上古时期,人们都是在出生后不久取小名,其目的就是能够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而且也简单好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人的小名会搁置不用,有的只在与亲友交往过程中使用。

在中国古代,许多称孤道寡的帝王都有小名,曹操小名阿瞒;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寄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 “狒佛伐” 或 “狒狸”;北周文帝宇文泰小名 “黑獭”;明太祖朱元璋小名重八。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小名阿斗。据说刘禅在刚出生时,天上的北斗星异常明亮,故取其名。

至于一些圣贤名士,其小名也各有其趣。如孔子小名丘,王献之小名官奴,陶渊明小名溪狗,谢灵运小名客儿,王安石小名獾郎。

现代人取小名,情况更加普遍。如郭沫若,他的小名叫文豹,因为他母亲怀孕时,梦见一只小豹子咬住她的左手。廖承志小时候长得胖乎乎,所以小名肥仔。

古时候的中国人取小名,常用贬抑之词取而命之,欧阳修给自己的孩子取小名叫僧哥,他认为将不雅之名、贱物之名作为人的小名,能使孩子平安成长。

在偏远的乡村,如今还有很多孩子取狗剩、铜锁之类的贱名,著名的天津 “狗不理” 包子,据说它的创始人小名就叫狗儿。

那么,人们为何用贱名作为小名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由于劳动者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始终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死亡、伤残等不幸常常降临到他们头上,无奈之余,只好贱人起贱名,虽遭受苦累,但求能平安度日。

二是因为迷信思想在作怪,他们认为人的病、死、凶、灾多为鬼怪所为,而鬼怪喜欢好听的名字,厌恶丑陋的名字。因此,他们便以贱取名,希望鬼怪闻而避之,少来光顾,让孩子们少凶多吉,健康成长。

取小名经常用动物的名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猪、狗、牛、驴、羊、鸡、猫、兔等加上孩子的性格和体形特点,便成小名。常见的如小虎子、二狗子、二豹、狗蛋、牛牛等。父母大多希望孩子能像狗、猫之物那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恶劣困苦的条件下能健康地贱生贱长。

以祝福消灾为内容的小名也非常普遍,主要内容有健康、长寿、发财福气等等,像阿壮阿福、发仔之类的。

在农村,很多人都相信,人死了是因为阎王派小鬼勾了去,所以起小名常取 “留住” 的意思,用一些锁、门闩之类的东西作为象征。比如 “锁柱”、“小栓”、“大门闩”、“铁栓” 等。

在取小名的具体方法上,古今各地大同小异。取小名的方法很多,每一类小名在各地都可见到。以下简要介绍几种。

生日取名。这是根据生日的特点或生年、生肖来取小名的方法。如老舍生于腊月二十三,民间过小年,所以小名就是双喜。

排行取名。这种方法是用孩子的排行作为小名,是最简单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方法。如小二、小三、么妹等只使用排行的,也有 “大栓儿”、“二石头”、“三楞子” 这样在排行后再加上正字的。

这种取名方法自古就有,像唐朝善舞剑器的公孙大娘、清朝女侠吕四娘、壮族歌手刘三姐,还有《水浒传》里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都是广为人知的人物,至于熊二、周三、刘十二之类的名字更是俯拾即是。这些姓名去掉姓,其实就是些小名。

昵称取名。很多父母因为非常珍爱孩子,所以给孩子取一个非常亲切的小名,如在特定的字前加 “小” 为小名。如:  小花、小兰、小芳、小羊等。

这些小名,有的后来直接用作本名或学名,变为黄小花、张小兰、李小芳、赵小阳等。有的化 “小” 为 “晓”,成为张晓兰、赵晓阳等。

还有在特定的字后面加 “子” 作为小名。如:  柱子、铁子、兰子、小华子等。这些小名,也可能深化成学名、本名。如赵柱、李铁、张兰、王华;或者为赵铁柱、张玉兰、王玉华等。像我国的著名篮球运动员穆铁柱就是一例。

有以重字为小名的,如晶晶、蕾蕾、芳芳、圆圆、平平等,通常单名者,小名就是双名,重叠呼叫以示亲昵、喜爱之情。

期望取名。有些父母望子成龙,甚至在小名里面也可以反映出来。如我国国歌的词作者田汉,小名和儿,父母希望他长大了为人和气,和气发财,家和万事兴。

尽管小名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不及名字及字号,但从古至今,人皆有之,且贯其童年,因此,小名也是取名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宝宝起名 公司起名,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起名

企业管理 网络创业,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企业管理或网络创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Cyyfzgxxkjyxg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jdsqm.com/7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