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可以有选择地吸收、使用一些外国人名,通过利用其某些独到的价值和文化背景,往往能取出一些美丽如画、琅琅上口的好名字。
如王安琪 (安琪,西方文学中背生双翅向人们献花的小天使)、冯海伦 (海伦,是希腊神话中美的女神)、白瑞德 (《飘》中的男主人公)、舒贝、朱丽、叶林娜等。
以上几个例子足以说明,西方某种独特的文化背景,加上汉语的独特魅力,的确能使名字如同套上了幸运的光环,从而备受瞩目与青睐。
但同时也绝不容忽视,取洋昧名字只宜适可而止,不应过分洋化,具体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取名应体现自己民族的特征,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义务。
在取名习惯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应按照自己的取名特点、习惯和方式,取中国人自己的名字,体现自已民族的特征。
据一位欧洲汉学家对世界人名所作的研究,他认为中国的取名文化比西方更为优越,中国人名的字义要比西方人名丰富得多,字音要优美得多,形式要简单得多,字形也美观得多,并且更加灵活多变。
第二,洋名译为汉字后,并没有什么汉字音义,不符合中国人取名讲究字义的习惯。
汉语语音的优美多变、铿锵有力和婉转绵长,字义的博大玄妙、丰富多彩和深厚悠远,字形的多姿多彩、灵活生动和气韵传神,这就是汉字用于人名的无与伦比的魅力。
而洋化的名字大多是由字音而来的汉字组合,在字与字之间缺乏必然的内在联系,因此也就显得索然无味,难以让人根据其字义在大脑中留下印象,洋化名字的社会功能无疑会大打折扣。
但遗憾的是,目前有很多年轻人看不到我国人名的这些优势,一味追求洋化,为孩子取些诸如约翰、玛利、琼丝、大卫、珍妮、丽沙、汤姆、洛夫、珠莉等名字。这些名字不但不符合中国人的取名习惯,而且也没有什么确切的汉字意义,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
第三,洋化名字会使人有一种疏远感。
像以上诸如约翰、玛利、琼丝、大卫等人名,不但暴露了取名者知识素养的浅薄和盲目崇洋的不健康心理,更暴露了不伦不类的“假洋鬼子”形象。
试想,如果人们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听到王约翰、李琼丝这样的名字,第一感觉肯定是不伦不类,继而会招致嫌厌和耻笑,认定此人必是崇洋媚外的主儿,就很难得到信任和理解。
在某些场合,取洋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洋名,都可以拿来一用,以求扬名、洋气。在如何对待洋名的问题上,要会拿会用,不一棒子打死,也不能一概请进,坚决摒弃过分洋化。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jdsqm.com/7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