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姓的邹字,上古时期与马刍通用,主要来源有四支,其中最早的一支出自蚩尤之后。据晋人王嘉《拾遗记》记载,“黄帝败蚩尤,迁其民于邹屠,以地命族为邹屠氏”。后来,邹屠氏又分为邹、屠两姓,子孙相继繁衍至今。
西周初年,上古帝王颛顼的裔孙曹挟被周武王封于郝国,史称鄴娄,其 国家所在地即今山东邹县一带。春秋时期,郝娄国因国小民弱而沦为强邻鲁国的附庸。至战国初年,鲁穆公取“郝”字与“娄”字的合音,强行将鄴娄国更名为“邹”国,郝娄国也被迫接受这一新名号。后来,邹国被楚国灭掉,邹 国贵族和黎民百姓也随例以国名为姓氏,姓邹。这样,邹姓人便有了第二个 来源。
春秋时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个越国,国王名勾践,他的姓氏原本是 “骆”,后来因为笔误而被写作 “骆” 或 “邹”。因此有人认为,越王勾践也是邹姓人的祖先之一。如流传在闽越一带的某些志书记载,“ 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姓验。”《中国姓氏集》也说:“ 验亦作邹,“ 由于越王勾践及其后代姓骆,并且 “验” 字与 “邹” 通用,于是,邹姓便有了第三个来源。
与上述三支情况不同,邹姓中还有一支出自商朝王族之后。西周初年, 商朝末帝纣王的庶兄微子被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南),建宋国,数传至宋闵 公,有后代正考父食釆于邹(今山东邹县),再传至叔梁纥,便以食釆的名称为姓。这样,邹姓便有了第四个来源。
上述四支邹姓人在得姓以后都有所发展。秦汉以后,邹姓还在范阳(今河北涿州)一带形成望族,史称邹姓范阳望。此外,在邹姓人得姓以后不久, 邹姓就在今山东地区出了一位思想家邹衍,因其雄辩有口才,人送绰号 “谈天衍“ 。大约与邹衍同时,当地又出了位邹姓政治家、齐国宰相邹忌。此后, 邹姓名人便史不绝书。其中最为知名者,有西汉文学家邹阳、明代学者邹守 益、名臣邹元标、清朝科学家邹伯奇、名臣邹一桂、革命家邹容以及当代出版家邹韬奋、科学家邹承鲁等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jdsqm.com/6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