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子》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老汉十分好客,家里常常有客人登门。后来,他买了一个家僮,起名叫 “善搏”,又弄来一条狗,起名叫 “善噬”。哪知,打这以后,客人都不上门了。一连三年,门庭冷落,家门前都长出了 杂草。老汉为此感到很奇怪,便去问他的一个朋友,这是 为什么。
朋友对他说:“你给家僮起名善搏,给狗起名善噬,客人一进门,既要防家僮的打,又要防狗的咬,谁还敢来?”
老汉一听,明白了,他回去便将家僮和狗的名字改了。 于是,亲朋戚友又像以前一样登门了。
其实,以老汉的好客,他的家僮未必嗜斗好搏,他的狗未必会乱咬乱噬。但是亲友们却闻名而远避。
宋朝宋徽宗时,有一次,徽宗看到在考试及弟的进士名单中,有叫吴定辟、魏元勋的。按古人的解释,辟就是君,定辟就是底定君位,辅佐君王的意思。元勋即开国首功之意。徵宗心車想,当今天下太平,你却想底定君位,当 开国元勋,这不是有叛逆之心吗?于是下令,或革去功名, 或降其等级。
既然皇帝如此,于是便有一帮人在别人的名字上做起文章来。有一位县丞上书徽宗,说吏部有位叫余大明的官员,“大明” 为称颂文王的赞词,且与 “神明馆御殿” 之名相冲犯,“余大明” 这个名字有取代皇上之意。又某县有叫 孙权之人,某县有叫刘项之人,皆有霸王之念。徽宗觉得有理,恩准下令查禁。
据《清稗类钞》中记载:一次京试后,乾隆皇帝殿试阅卷。阅至一份卷子,举子名叫胡长龄、乾隆见其名而大 悦,以为“胡长龄”乃“胡人长龄”之意,满族人为 “胡人”,此名兆示皇帝长寿,清延久安。于是,乾隆朱笔一点, 钦定胡长龄为状元。这位胡举人原本名次位于第十名,由于名字恰合皇帝心愿,竟一举中魁,后官至礼部尚书。
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之间的交往是 “先知其名,后知其人”。这样一来,名字作为给人的 一个最初印象,会产生一种 “先入为主” 的效应。一个好名字,会给人一种美好的联想,而一个不理想的名字,则易给人造成不良的感觉。
当人们对一个人的名字有好感时,连带地对这个人也会产生好感,而当人们对一个人的名字厌恶时,则可能连 带地对这个人也厌恶。
虽然我们并不主张感情用事,“以名取人”,但是我们无力阻止别人去这么想,这么做。别人爱怎么联想,爱怎么选择,这是他的权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jdsqm.com/6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