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姓的来源和历史,于姓起源于什么时期?

于姓也作邢姓,源于西周王族。史称周武王把第三子邛叔封于邛(今河 南泌阳西北邛台镇),以国为姓,称“邢”氏。后因“邛”与“于”同音通用,也有人把“邛”字的“目”旁去掉,姓“于七 此外,据某些于姓谱书记载,两晋十六 国时,居住在东海郡(今山东鄭城)的于姓人中有人随鲜卑拓跋部北迁,遵从鲜卑习俗,改姓万忸于氏。直到拓跋部的人再次南下建立北魏,这支已经改姓的于姓人也随大批鲜卑人南下,至北魏孝文帝时又随例恢复了原来的姓氏

于姓人在唐代时还有一支出自复姓淳于。相传淳于姓人的远祖是炎帝,两周时被分封在淳于《今山东安丘),此后便以地名为姓,姓淳于。唐代中叶,亦即公元806年,宪宗李纯继位,因淳于姓的“淳”字与宪宗名中的“纯” 字同音,为避讳而把“淳”字省略,单姓一个“于”字。这样,在于姓人中,又有了这样一些由复姓“淳于”而来的人。

上述三支于姓人在发展中,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名门望族。其中那叔的后代知名于东海郡,便以“东海”为郡望。鲜卑万忸于氏贵显于北魏的洛阳, 这里古称河南郡河南县,便以“河南”为郡望。出自淳于的于姓人,则以原来姓氏的“河内”为郡望。

于姓的三支人都为于姓的发展作出过贡献。今天,于姓所以能拥有较多的人口和较为广泛的分布,都是三支于姓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其名人中,西汉廷尉于定国、东汉名将于禁、北魏殿中尚书于洛拔、征北将军于劲、 隋朝江南行军总管于仲文、唐朝工部尚书于硕、东海郡公于休烈、太子太师于志宁、元朝兵部侍郎于钦、明朝兵部尚书于谦、监察御史于敬、清朝直隶总督于成龙、江苏巡抚于准,以及当代人于眉、于方舟、于学忠、于是之、于光远等人,都使其姓族充满光辉。

宝宝起名 公司起名,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起名

企业管理 网络创业,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企业管理或网络创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Cyyfzgxxkjyxg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jdsqm.com/6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