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起名改名有什么讲究,三种情况的改名叫什么?

遵习俗改名主要发生在古代,当时由于受宗族观念、男尊女卑、官贵民贱等思想的影响,人们一旦发生诸如改嫁、过继等情况,都要严格遵照当时的风俗习惯改名。

这种遵习俗改名的传统,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随母改嫁改名。

在古代社会,随母改嫁的孩子叫 “人子”,通常来说是要改名的。如郭威,五代后周的建立者,其本姓为常。后来由于其家道贫寒,加上其父早亡,母亲王氏便携他改嫁郭家,于是他就从郭姓改名为郭威。

又如范仲淹,宋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在他出生后不久,其父就去世了,其母便带着他改嫁到长山一个姓朱的人家,于是范仲淹从朱姓改名为朱说,并随朱姓兄弟就读于白山醴泉寺。直至20年后,他考中进士,才把母亲接回范家,自己也恢复了范姓,取名仲淹。

第二,过继做养子改名。

过继主要是指将自己的孩子过继给兄弟或别人做养子,一般来说,过继的孩子都要随养父姓而改名,这种改名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同姓过继改名。同姓过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兄弟之间,因此,一般是不用改名的。但是有一定教养和知识的人在名字上也做些文章。

如唐初书坛四杰之一的虞世南,自幼过继叔父虞寄为嗣子,所以长大后便改名字伯施,意思是兄长将儿子给予弟弟。

另一种是异姓过继改名。无论是草野百姓还是官宦之家,只要是异姓过继,首先便要改姓而从养父姓。

如魏武帝曹操之父曹嵩,原本名为夏侯嵩,后过继到曹家,成为曹腾的养子,他也就由此而改名为曹嵩,从此,曹与夏侯两姓同族。

第三,做家仆奴婢改名。

古代社会里大户人家的家仆奴婢,一般来说都具有卖身的性质,因此,这些家仆奴婢有时也根据主人的意愿而从主姓改名。

如明朝为人狂放不羁的风流才子唐伯虎,为了追求华太师家中的Y环秋香,不惜改名换姓为 “康宣”,卖身投到华府去当家僮。后来,由于华太师见其精明能干,武中有文,很赏识他,便主仆同姓,给他取了个名字叫 “华安”。

这些虽都是旧时的习俗,但随母改嫁而改名、因过继而改名的现象如今仍然存在。不过在改名时,受这些习俗的影响已显得微乎其微。

宝宝起名 公司起名,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起名

企业管理 网络创业,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企业管理或网络创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Cyyfzgxxkjyxg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jdsqm.com/7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