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起名忌庸俗取名字,起名忌庸俗方法取名字的含义?

名字作为人们彼此交往的一个工具,在很多场合,往往构成给人的第一印象。所以,起名用字应力求避免那些太庸俗气的字及字义,如女的起名 “菜花”、“翠姑” 等,就给人以土里土气的感觉,人们很容易根据这个名字即判断这样的女性一定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环境里,没有走出山门,思想观念也落后于时代,是没有学问,没有抱负的家庭型妇女。而男的若起名为 “富贵”、“名贵”、“生财”、“发财”、“狗蛋”、“狗娃” 等,也会给人以非常俗气、势利的感觉,同属此类。

名字一旦形成,一般会被公安部门认为不宜改动,除非具有更改本名条例规定的条件。因此,在给孩子起名时一定要慎重,避免使用太庸俗的名字,否则会使孩子还未与人打交道,就被人看不起,妨碍孩子的发展。

许多人在起名时喜欢选用一些易读好听的 “超级常用字”,如华、英、杰、秀、珍、红、丽、淑、苹、艳等,造成大量的同姓名。如前所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曾于1984年用计算机对全国七个地区的174900个人名用字进行了分析统计,发现全国七个地区人名用字使用最多的前10个 “超级常用字”,按顺序排列分别是:

全国:  英、华、玉、秀、明、珍、文、芳、兰、国。

北京:  淑、秀、英、玉、华、兰、文、荣、珍、春。

上海:  英、华、芳、明、珍、妹、金、宝、林、秀。

辽宁:  玉、桂、英、华、素、兰、凤、秀、春、溆。

陕西:  英、芳、秀、玉、兰、文、华、建、明、军。

四川:  华、秀、英、明、玉、清、琼、珍、德、成。

广东:  亚、英、华、明、玉、丽、珍、芳、文、秀。

福建:  丽、秀、治、美、玉、华、水、英、金、明。

重复也是一种平庸和俗气,引不起人们的美感和新鲜感。社会上同姓名多了,不仅对本人不利,而且还会产生一些难料的 “社会问题”,给邮政通信、电话、电报、银行储汇、户籍档案、探亲访友、统计管理以及海峡两岸同胞和国外侨胞寻根追祖、访谱联宗等带来种种麻烦,甚至还可能给犯罪分子提供盗名、冒名的机会,或者张冠李戴,造成错案。

据报载,某市一家医院因疏忽发错了药,急需找到一个叫 “王勇” 的人,情况十分危急。想不到在那个不大的地段,叫 “王勇” 的人竟有十多人。派出所查户口对地址忙得不亦乐乎。幸好最终及时找到了病人 “王勇”,险些闹出人命事故!

统计资料还表明,人名用字往往随社会思潮,时代精神的变迁而变化。1949年9 月30日以前,我国人名常用的前六个字是 “英、秀、玉、珍、华、兰”,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人名的前六个字是 “华、英、玉、明、秀、国”,1966年6月至1976年10月 (文革十年) 的前六个字为 “红、华、军、文、英、明”;1976年11月至1982年6月的前六个字是 “华、丽、春、小、燕、红”。其中 “红” 字的使用频率很能说明问题:  第一时期 (即1949年9月30日前) 仅占人名用字的0.136%, 而到第三时期 (即文革十年) 则猛增至2. 151%,跃居中国人名用字的首位。这是人名用字因时而变,造成一窝蜂,“俗而又俗” 的典型例证。

“文革” 前期,起名为 “红卫”、“四新”、“要武”、“永忠” 等双名的现象,一时铺天盖地。时代的演绎,产生了一批结合时政的起名,同时也表现出人的心理渴望。

解放时期的 “解放”、“国庆”、 “土改”, 文革时期的 “维革”、“文革”、“卫兵”、“红旗”、“永革”、“继革” 等,它们具体表现了一个时期的风貌。但强烈的政治倾向煽起了一股盲目的、无法遏制的激情,不少人放弃了原有的名字,起了一些自以为跟得上大众潮流的名字,以表白自己贴近时代和某种决心。在政治色彩的渲染下,企业的厂名和品牌,也完全摆脱了固有的民族文化,举国上下一片 “红”。

一场政治运动的对与错是要经过历史的考验和证明的,现在看来,那些一窝蜂似的名字如 “红卫”、“要武”、“卫兵”、“文革” 等是十分可笑的,也是十分可悲的。

一个好的名字能带给人清风扑面的的感觉,而庯名俗名则给人一种不愉快的、陈旧的心理排斥感,应当尽量避免。

宝宝起名 公司起名,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起名

企业管理 网络创业,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企业管理或网络创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Cyyfzgxxkjyxg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jdsqm.com/8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