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使企盼已久的父母和亲人获得了添丁进口之喜,使他们从此有了作为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外公、外婆等的义务和责任。 有些年轻父母由于事先没有给孩子准备好合适的名字,事到临头却突然变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样去给这小生命取名。其实,如果说在孩子出生以前作为父母的因茫无头绪而无法给孩子取名的话,那么在孩子出生以后,见到了实实在在的孩子,取名的灵感应该说是最容易调动起来的。其中,利用孩子的特征取名便是一种好办法。
事实上,在我国古代和民间,一直就有利用婴儿特征取名的习俗。商周之际,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生下来的时候,手中的纹理有点像是 “虞” 字,所以被取名为 “虞”。春秋时期,鲁国有位名 “友” 的公子,名字的来源也是因为刚生下时手心的纹理像 “友” 字。此外,春秋时有位生下来肩膀上长有一块黑色胎记的人,后来便被取名为 “黑肩”。另外在卫国,有位公子生来黑背;在楚国,有位公子生来黑腿,二人后来都分别以 “黑背“、“黑肱(肱即大腿)” 为名。更有甚者,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的儿子晋成公,出生的时候因屁股上长了颗黑痣,就干脆被以 “黑臀“ 取名。
上述这些名字,有的源于婴儿的手纹,有的源于婴儿的胎记,可见在古人眼里,婴儿出生时的特征是完全可以入名的。又如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名丘,这一名字也是根据他生下来时的头型而取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母亲颜氏曾专程到曲阜郊外的尼丘山去祈求上苍赐给他一个男孩,几个月后果然生下了他。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头型不像别的婴儿那样圆乎乎的,而是头顶高四周低,形状与起伏的丘陵差不多。由于有这一突出特色,加上他母亲曾在尼丘山祷告过,于是便为他取名 “丘“。
古代像孔子一样名字来源于头型,是古人以婴儿特征取名的又一方面。 此外,古代还有一些根据皮肤颜色取名的例子。如孔子弟子曾点,生来皮肤白嫩但有斑点,父母在为他取名时,不仅因为他有斑点而为他取名 “点”,而且还根据他皮肤白嫩的特征为他取字 “皙”。南朝初年,一位姓刘的官员生下来就皮肤黝黑,并且深眼窝、高鼻梁,模样像匈奴(胡)人,于是便被取名为 “黝胡”(意思是黝黑的胡人)。这一名字,同样反映了他生下来时的突出特征。
用出生时的特征为孩子取名,不仅古代有,近现代以来也不少见。如在浙江南部一带,当孩子生下来以后,父母总喜欢把孩子用秤称一称,然后再根据孩子的重量去取名字。如果孩子6斤重便取名“六斤”,8斤重便名 “八斤”,是7斤3两、9斤2两,便取名 “七三“、“九二”。这种取名方法,实际上也是婴儿特征取名法之一。又如在北方的一些农村,也十分喜欢用婴儿出生时的特征取名。如果孩子生来健壮,就取名 “结实“;生来萎靡不振,就取名 “栓住”(怕不能成活);生来皱纹较多,便取名 “多”(皱纹多)。当然,在城市,也有这种取名现象。如孩子生来会笑,便取名 “笑” 或 “晓”(笑的谐音); 生来较胖,便取名 “胖胖” 或 “嘟嘟”。这些,也无一不是由婴儿特征而来的名字。
当然,孩子出生时的特征比较具体,用特征取名又比较受限制,因此是不太有利于想象力的充分发挥的,取出的名字也多粗俗欠雅。加上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和取名习惯,我们现在也不可能为孩子起黑臀、黝胡之类的名字。但我们可以由这种取名方法得到某些启示,或者利用这种方法为孩子取出有纪念意义的小名。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jdsqm.com/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