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笑话大全,姓名笑话段子32则大全集?

姓名除作为人际间交往时彼此区别的符号外,还是人类生活中编故事、 讲笑话、说幽默、做游戏、制对联、唱歌曲、猜谜语、行酒令等的重要素材。仅就笑话、谜语、酒令和回文诗4个方面选些实例,加以介绍。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不乏幽默的民族,关于姓名的笑话也为数众多,特 色独具。下面所选的一些,大多短小隽永,充满睿智。读后,也许会使你开颜解颐,或者成为家庭生活和与别人交往时的谈资。

赵钱孙李

很久以前,有个学生读《百家姓》时,请求老师讲解第一句 “赵钱孙李“。老师是苏州人,正在因一个姓李的人而生气,听他这样问,便没好气地为他讲道:“这’赵’嘛,就是咱们苏州所说’精赵’(意即放肆)的’赵’字,’钱’就是 铜钱的’钱’字,’孙’就是小猢狲的’孙’字,’李’就是张三李四的’李’字。”

学生又问老师:“这一句倒过来能讲通吗?”

老师说:“当然讲得通,’

“怎么讲呢?”学生又问。

老师答道:“意思是,姓李的小猫®h有了几个臭铜钱就精赵起来了!”

笑话一担

从前有位秀才,穷困潦倒一辈子,到50岁时忽然生了一个儿子,便取名 叫“年纪”。不久,又生一子,看模样像是读书的材料,便取名叫“学问”。第 三年又生一个儿子,自己也不禁好笑:“我活了这么大年纪,还不停地生儿 子,真是笑话,’便为他取名“笑话”。

三个儿子长大以后,都不成器,只好让他们上山打柴。等回来以后,秀 才的妻子忙去迎接,安顿好了,进屋见秀才。秀才问道:“三个儿子谁砍的 柴多?”

妻子说:”‘年纪’一大把,’学问’一点没有,’笑话’倒有一担。”

僧哥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生了儿子,取名“僧哥”,亲朋好友都来贺喜。席间, 一位与他关系极好的和尚对他开玩笑说:“你平日里不信佛法,现在怎么突 然愿意做我们和尚的弟弟了?”

苏东坡知道他是在拿儿子的名字开玩笑,便不紧不慢地回答:“你难道 不知民间有这样的风俗吗?有孩子的人家,为了给孩子免病消灾,都喜欢用 猫儿、狗儿、驴儿等卑贱的东西取名。我为儿子取名僧哥,也是这个意思。”

和尚听了,半天没说出一句话。

争名

明朝人李空同任江西督学,遇见有位学生与他同名,便派人把那学生找 来,说:“你没听说我叫这个名字吗?怎不知避讳?”

学生答道:“我的名字是父亲起的,父命难违,不敢更改。”

李空同听了,沉思一会说,’这样吧,我出一题考考你,能答出来,就饶了你。你听着: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学生一听,接口说道:“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李空同一听笑了,见他对仗工整,便打消了让他改名的念头。

“旧爹”与“新爹”

有位书生的父亲名叫阿谷,为了避讳,每当见到“谷”字,都要改读为 “爹”。

有一次,他读《四书》,当读到“旧谷既没,新谷已登”时,仍改“谷”为爹, 于是念成:“旧爹既没,新爹已登。”同窗听了,以为是他爹死了,娘要改嫁,无不哈哈大笑。

非常不敢说

古时候忌讳很多,对皇上、老师、父母和其他一些尊贵人的名字,都必须 加以避讳。

五代时,有位名叫冯道的人在朝中任宰相。有一次,他在家中考试门生 《道德经》。《道德经》开头是这样两句话,’道可道,非常道”,每句都触他的 名讳。门生不敢照念,但一时又想不出好的主意,只得硬着头皮念道:“不敢 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建冯道听后,一时也哭笑不得。

祖孙

姓孙的和姓祖的两人初次相见,互问姓名。姓祖的问姓孙的说:“您 贵姓?”

姓孙的回答:“免贵,姓孙疽’又问,’请问您贵姓?”

姓祖的连声说道:“不敢,不敢。”

姓孙的说:“我问您的姓,您何必这样谦虚呢?”

姓祖的还是一个劲地说“不敢”。姓孙的坚持让他说,他这才说道:“实 在抱歉,敝姓祖,’

姓孙的一听原来如此,以为他在故意占自己便宜,也笑着说道:“这又有 什么呢?不过是您的祖我的孙,我的孙您的祖而已!”

贾黄中和卢多逊

宋朝初年,贾黄中和卢多逊都在衙门做事,两人经常打趣斗嘴。一天, 京城里蝗虫横飞,卢多逊笑着对贾黄中说:“我听说这些都是,假蝗虫(贾黄 中的谐音)气”

贾黄中见他在取笑自己的名字,也不示弱,接口说道:“我也听说它们不 咬庄稼,专吃芦苇。所以对农田无害,只不过’芦多损(卢多逊谐音),罢了。”

饮酒四盅

从前,有两位名叫似钟和强珍的人在一起喝酒,互相拿对方的名字开玩 笑。强珍首先端起酒来说:“来,似钟兄,我来敬您’四盅司钟连忙说道: “不胜酒力,不胜酒力,您不要’强斟’。 ”

要叫“亲爹”

古时候,有位不大识字的人花钱买了个县官做,刚到任上,就遇到一件 官司,使他大出其丑。

原来,这件官司的原告叫郁工来,被告是齐卞丢,证人是新釜。对这些 名字,县官一个也不认识。在开庭审理的时候,他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一个喊 当事人上来。

他先把原告的名字喊成“都上来”,结果原告、被告、证人一齐上堂。他 一见如此,还不知道自己念错了名字,怒气冲冲地说道:“本县只叫原告一人 上堂,你们为何都跟着一起上来? ”在一旁的师爷知道他念错了字,忙给他打 圆场道:“禀告老爷,原告的名字还有另外的念法,叫郁工来,不叫’都上 来气”

他接着看见被告的名字,喊“齐下去”,结果原告、被告、证人又一起下 堂。这一来他更加生气,厉声问道:“本县叫被告听审,你们为何一起退堂?” 这时,那个师爷又连忙禀告说:“老爷,被告的名字也另有念法,叫齐卞丢,不 叫’齐下去

县官听了,心中不快,不高兴地反问师爷说:“既然是这样,那么证人的名字又该念什么呢?”

“禀告老爷,证人的名字叫新釜。”师爷恭恭敬敬地回答说。

县官一听,突然笑了起来,转身对师爷说:“我就估摸另有念法。你不 说,我就要叫他’亲爹’了!”

白字先生

从前,有位教书先生爱读白字。一次,他在一个大户人家开馆授徒,东 家跟他讲明,一年的工钱是谷子三石,伙食费四千。如果教一个白字,就要 罚谷子一石;教一句白字,就要扣伙食费二千。他见工钱不少,就爽快地接受了条件。

到学馆后,东家让他先熟悉一下环境,并带他到街上看看。他见路旁石 头上有“泰山石敢当”等字,想显示一下水平,随口念成“秦山石敢当”。东家 见他把“泰”念成“秦”字,当即说道:“白字一个,罚谷一石。”

回到学馆,东家让他教学生读《论语》,他又把“曾子曰,,读成“曹子曰”, “卿大夫”读成“鄉(乡字的繁体)大夫七 东家说,’又有两个白字,再罚两石 谷子,只剩下四千伙食费了,’教书先生虽然后悔读白字,但因有言在先,也不好说什么。

后来,东家让他教《四书》,他又把“季康子”读成“李麻子”,“王日叟”读 成“王四嫂”,连错两句,4个字,当即被扣掉全部伙食费。

教书先生有口难言,只得白干一年。后来,他心中不快,作诗两首自嘲道:

三石租谷苦教徒,

先被秦山石取乎。

一石输在“曹子曰”,

一石送与“乡大夫

又写道:

四千伙食不为少,

可惜四季全扣了。

二千赠与“李麻子”,

二千送给“王四嫂”。

雨晴

从前,有个朝廷为一个县派去两位官员:裴子羽和张睛,其中裴子羽做 县令,张晴做县丞,可是两人不和。

有人问这是怎么回事,一个过路人说:“县令有’雨(羽)’,县丞见’晴 (睛)’,整天这样,哪能没有矛盾。”

红名状元

从前,有个状元叫马铎,母亲是小老婆,在马家很受气。

后来,他母亲改嫁到本地李家,生了个儿子,取名李马,也中了状元。

李马文才岀众,中状元后,很受当朝天子喜欢。天子嫌他名字太俗,就 用御笔在他的名字“马”旁加个“其”字,成为李骐。发榜的时候,天子接见新 科状元,当礼官念到李骐的名字时,连念三遍都没有人答应。天子忽然明白 过来,说“就是李马”,李马这才奉诏上殿。

从此以后,李马得到了御赐的姓名,便改名李骐。为了表明自己名字的 不同一般,每当写名字或向别人投送名帖时,都用黑色写“马”字,用红色写 “其”字。朝野上下,一时称他为“红名状元“。

后悔姓伍

从前某县有个县令,夫人姓伍。一天,伍夫人设宴招待县中官宦人家的女眷。

客人到齐后,伍夫人先问县丞夫人姓氏,县丞夫人答道:“姓陆(古代与 数字“六,,同音)了又问主簿夫人,回答是“姓戚。”伍夫人突然生气,转身回到 自己房中。女眷见她突然变脸,不知何故,只得坐在那里发愣。

县令听说内宅出了事情,急忙回家问个究竟。只听伍夫人说道:“我问 她们姓什么,一个说姓陆,一个说姓戚,不都是欺负我姓伍吗?我要是再问 下去,说不定还会问出姓八姓九的来

县令一听原来如此,禁不住大笑道:“一个人一个姓,无论是姓伍、姓陆、还是姓戚,都不过是与数字5、6、7同音罢了,这有什么生气的。”好说歹说,才 把她从房里劝出来,继续陪着吃饭。

考官“韩信”

南宋壬戌年(公元1142年)会试时,宰相秦桧的侄子秦昌时和秦昌龄,依 仗他的权势,同榜考中了进士。

人们听说以后,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追问这年的主考官是谁。

有举人回答说:“是韩信。”

“韩信是汉初灭亡秦国的大将,怎么会当宋朝的主考官?”大家不解 地问。

举人笑着说:“如果今年的主考官不是韩信,怎么能一下子取了 ‘三 秦,呢?”

大家听了,这才释然,都夸他比喻得好。

识修知羞

明朝末年,江西庐陵有个叫欧阳伯乐的举人进京赶考,为了炫耀自己与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同乡同姓,便在书箱上赫然写下一行大字:“庐陵魁选 欧阳伯乐!”

别的举人见到后,认为他狂妄不知羞,便做了一首诗讽刺他。诗说:

有客遥来自吉州,

姓名挑在担竿头;

虽知汝是欧阳后,

毕竟从来不识“修”!

诗中的“修”字,亦即“羞”字的谐音,是在讽刺他妄自攀附名人,不知羞耻。

最爱苏东坡

从前,有个叫陆宅之的读书人,经常对人说:“古人中我最喜欢苏东坡。”

有人问他:“苏东坡有文,有赋,有诗,有词,字也写得很好。还有一种头 巾,叫东坡巾。这几样里面,您最喜爱的是哪一种?”

他听了,一边摇头,一边慢条斯理地回答说:“这几样我都不喜欢。我最 喜欢的是东坡肉(一种由苏东坡而来的名菜),肥而不腻,那才叫好吃!”

那人听了,无言以对。

三只耳朵

从前有位师爷,写字时经常把偏旁写错。

有一次,县令让他造花名册,他把陈字的偏旁 “ 阝” 写在了右边,结果被打了20大板。由于这位师爷生性愚笨,从此便误认为凡是 “ 阝” 都应当写在左边。后来造花名册时,因为他把郑字的偏旁写在了左边,结果又被打了 20 大板。

时隔不久,一位姓聶(聂的繁体)的人找他代写一份状纸,他一见这人的姓就吓得胆颤心惊,连连摆手说:  “ 我因为两个 ‘阝(耳)’ 旁,连挨40大板。你的姓有3只耳朵,如果再替你写状纸,那还不把我打死!”

良臣爸爸

古时候有个书生,他父亲名叫良臣,为了避讳,凡他读书时遇到“良臣” 二字,都改读为“爸爸”。有一次读《孟子》,有“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 也”一句,经他一读,就成了“今之所谓爸爸,古之所谓民贼也”,实在是滑稽 之极。

斋戒库

从前,一个监生姓齐,家里很有钱,却识不了几个字。有一天,知府大人 写了个菜单,让衙役去买两只鸡,一只兔。这个衙役也不识字,便求齐监生 给他看看菜单。齐监生看了半天,说:“这菜单上面写的是要鸡一只疽’衙役 便只买一只鸡回去。知府见了大怒,说:“菜单上明白写着要鸡两只,兔一 只。你为什么只买一只鸡来?”衙役便把监生告诉他的事说了一遍。

知府下令把齐监生抓来询问。监生被带来后,恰好知府有事外出,就让 人把他关在斋戒库中等候处理。监生来到斋戒库,见门口石碑上写着“斋 戒”二字,便把“斋”字误作“齊(齐的繁体字)”字,把“戒”字误作“成”字,正好是他父亲的名字。这时他父亲早已去世,他误以为有人在此设了父亲的灵 位,便号啕大哭起来。别人问他为何如此伤心,他答道:“先父的灵位不知被 何人设在此处,睹物伤情,我哪能不哭呢!”

借表亲

唐朝人李播在嶄州做官时,有个叫李生的人前来拜见,并呈献一部诗 稿。他看后非常惊讶地问:“这是我的旧稿,怎么到了你的手里?”

李生惭愧地说:“我这样做,只是为了受到赏用

李播听了,说:“也罢,我年老为官,这部旧稿对我也没有什么用了,就送 你吧。”

李生万分感谢地收下,将要告辞,李播问他还要到哪里,李生回答说: “去江陵拜见表丈卢尚书。”

李播说:“尚书叫什么名字?”

“ 弘宣。”

李播大笑说,’卢尚书是我的亲表丈,你怎么又冒充起来?”

李生答道:“实在对不起。蒙大人厚爱,既然把书稿送给了我,是否也把 表丈送我用用?”

李播听他说得实在荒唐,不由大怒,让人把他轰了出去。

写万姓

从前,湖北鄂州有位土财主,家产万贯,但祖祖辈辈却不认识一个字。

有一年,这个财主从外地请了一个教书先生,来教儿子读书写字。第一 天,先生教他握笔临帖,写一画,告诉他说:“这是个’一’字。”写两画,告诉 他:“这是个’二’字。”写三画,告诉他:“这是个’三’字。”教到这儿,那孩子把 笔一扔,高高兴兴地跑回家里,对父亲说:“孩儿全会了,孩儿全会了!不用 麻烦先生了,请把他辞了吧!”

父亲一听很高兴,便拿出一些银子,辞退了这位教书先生。

过了一些日子,这个财主打算请一个姓万的朋友来喝酒,一早起来,就 让儿子去写请帖,可是儿子写了半天也没写完。父亲很着急,便去催他快点写。没想到,儿子却气愤地说:“天下的姓这么多,为啥他偏偏姓万?我从早 上写到现在,才刚刚写完五百画!”

父亲听了,这才明白他把“万”姓当成数目字了,气得把他痛打一顿。

南辕北辙

很久以前,有个人胸无点墨,却偏偏喜欢附庸风雅,到处卖弄。

有一次,几个朋友在一起谈论戏曲,顺便谈到清代大戏剧家洪升和孔尚 任。因为他俩分别是浙江人和山东人,所以人称“南洪北孔”。这个人一听, 马上插嘴说:“对!对!是有个南洪北孔。但除了他俩,听说还有个’南辕北 辙’哩!”

大家一听,无不哑然失笑。因为这是条成语,根本不是人名。这时,只 听有人故意问他:“老兄高才,竟然还知道’南辕北辙请问,这’南辕’和 ‘北辙’指的是哪两位呢?”

这个人认为是夸赞自己,便洋洋得意地说:“这个’辙’嘛,当然就是指苏 东坡的胞弟苏辙了&只不过这位’辕’老兄,一时还想不起是什么人!”

大家听了,再也忍不住,无不大笑起来。

姓张姓贾

从前,一个姓张的和一个姓贾的,合着打了一条大鱼。鱼打上来之后, 二人都想独占,以至动手撕打起来,最后闹到县官那里。

县官见到大鱼,据为己有,草草问了几句,就马上判决说:“二人姓张姓 贾,因为争鱼撕打;两人各去安生,留鱼让我做^Czhd音扎,腌鱼),’说完,便 让衙役把鱼拿到后院,把二人赶了出去。

二人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十分后悔,回去一商量,便合伙买了一口棺 材,假装争吵,再到县官那里告状,想看看县官怎么处理。二人想,棺材是死 人用的东西,县官肯定忌讳。因此,也就可以岀一口恶气了。

哪成想,县官见二人抬着棺材告状,也同样不加思索地判决说:“二人姓 张姓贾,为争棺材撕打;棺盖你们抬走,棺体让我喂马,’说完了又像上次一 样处理了此事。

甘愿做侄

唐朝时,侍郎王凝到长沙巡察,有个新上任的柳州刺史王某,赴任途中 经过湖南,拜访王凝,自称:“我是您的从侄,请受我一拜。”说完便行大礼。 王凝问他的名字,答曰“通郎

王凝让仆人把自己的儿子叫来,问道:“咱们本家中有叫’通郎,的 人吗?”

儿子想了想说:“有,他该是我的哥哥

王凝又派人请王某,双方再行叔侄之礼。过后,王凝问:“从前你做过什 么官?”

王某回答说:“北海盐院

王凝听后不太高兴,退到后堂,对儿子说:“这个人资历复杂,怕不是咱 们的本家,’说完便让人把家谱拿来,一査,果然有“通郎”的名字,可是已经 去世很久了。王凝看完,知道王某是在假冒,十分生气。

第二天,王凝在客厅设宴招’待王某,王某刚要跪下行礼,忽被两个壮士 挟住扶起,王凝走上前去说:“你不是我的本家,昨天误受你拜,现在奉还 说着便行下礼去,接着再请王某入席。吃饭中间,王凝对王某说:“现在是清 平时代,不要乱入人家谱中。”王某羞得无地自容,一口饭菜也吃不下,勉强 坐了一会,便告辞了。

松寿

南宋人程松由于巴结上司,从钱塘令升为谏议。过了一年,再没升迁, 心中有些不高兴,就买了妾,取名“松寿(胄)上司听说后,问程松说:“怎 么让小老婆与你、我的名字相同?”

程松回答说:“是想让她把你、我联起来/上司明白了他的意思,便又让 他官升一级。

玉堆宫

从前,有两个教书先生在路上相遇,见路旁有座鲁参墓,其中一个一看碑文,连忙跪拜下去,说:“这是孔圣人的弟子曾参墓。”另一个看看碑文,连 忙纠正他说鄭这不是曾参墓,而是汉朝宰相曹参墓疽’

两人互不相让,为此争论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只好到王推官 那里去打官司。

王推官派人去看了碑文,知道是村民鲁参墓,两位教书先生认错了字, 便各打20大板,轰出衙门。

事后,两人的朋友为了给二人压惊,特意在一个叫“玉堆宫”的饭馆摆下 酒席。当二人正要进门时,抬头看见饭馆上的匾额,误以为是“王推官”,吓 得转身就跑,边跑边说:“这是王推官家,为何还要招惹他!”

落山落水

古时候,有个教书先生不学无术,根本识不了几个字,却时常冒充饱学 之士。

有一天,有个朋友从京城回来探亲,顺便到学馆来看他。两人刚坐下不 久,正好有个学生问他晋文公的“晋”字怎么读。他压根不认识这个字,又怕 在朋友面前出丑,于是用红笔在“晋”字旁画一道,让学生过一会再来问。

不一会,又有一个学生问他卫灵公“卫”字的读音,他同样不知,于是又 用红笔把“卫”字圈起来,也让这位学生过会来问。

又过了一会,一个学生问他“仁者乐(巨音勒)山,智者乐水”的“乐”怎么 读,他没好气地回答说:“读成太阳落山的’落’字不就行了!”

学生走后,这位教书先生问朋友说:“最近京城里有什么新闻吗?”

朋友回答说:“我离开京城的时候,只见晋文公被戮了一枪,卫灵公被红 巾军包围了。’‘

先生听了忙问:“不知他们手下的官兵怎么样了?”

客人笑着说* “落山的落山,落水的落水。’‘

教书先生听后信以为真,还不明白是在取笑自己。

宰予昼寝

从前有个教书先生,特别喜欢在白天睡觉。有一次,一个调皮的学生明知道《论语》中有“宰予昼寝”的故事,是说孔子的学生宰予喜欢白天睡觉,这 次却故意问他说:“请问先生,宰予昼寝,是什么意思?”

先生见问,装腔作势地说:“这句话不好理解,我要是不讲,你还真没法 知道。’宰’就是杀的意思;’予’同’余’,当’我,讲;’昼,是指白天广寝,就是 睡觉。全句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即使是杀了我,我也要在白天睡一觉!”

学生听后,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班孟坚是谁

宋朝有个人叫刘德臣,读书虽多但不求甚解,所以学问一直没有长进。

有一天,他到一个朋友家里作客,见朋友正在读班固的《汉书》,便不无 感慨地说鄭班固写一手好文章,为什么昭明太子编《文选》时,不选他的文 章呢?”

朋友对他说:“《文选》里《两都赋》、《燕然山铭》都是他写的,怎么说没选 他的文章呢?”

刘德臣急忙辩解说;“那是班孟坚的文章,不是班固的。”

朋友见他连班孟坚是班固的字都不知道,只好摇头作罢。

孔孟后代

清朝末年,朝廷有次请文武官员看戏,演的是《七擒孟获》。

演出快结束的时候,只听台下一个武官感叹说:“这孟获如此蛮横粗野, 不服王道感化,虽说是被孔明(诸葛亮的字)七擒七纵,心中仍是不服°真想 不到孟子的后代中,竟然也会有这样桀鹫不驯的人。”众文官听了,见他如此 不学无术,硬是把孟子和孟获拉在一起,无不掩口而笑。

这时,只听一个文官搭腔说:“老兄说得极对,到底还是孔子的后代孔 明,比这孟子的后代孟获强多了。”

文官们听后,无不笑得前仰后合。只是那个武官,到这时还没回过神来。

李逵与季达

清朝年间,有位在国子监读书的监生爱看《水浒》,但识字不多,经常闹出笑话。

一次,他的一个朋友来拜访他,见他正看《水浒》,便随口问道:“老兄正在读什么书?”

“《木许》。”  监生一本正经地回答。

朋友听了,知道他又读错了字,故意接着说:“古今著作,汗牛充栋。但 是,《木许》一书,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不知书中都有些什么人物?”

“书中有个人物’季達’(达的繁体字,即李逵)。”  监生又一本正经地说。

朋友听了,更加装作不懂,问道:“这就更奇了,古今著作里人名多得不 可计数,但从来也没听说有一个叫 ”季达” 的人。请问这个季达是个什么样的人?”

监生又比手画脚地说:” 他手使两把大爹(斧),有万夫不当之男(勇)。”

朋友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宝宝起名 公司起名,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起名

企业管理 网络创业,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企业管理或网络创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Cyyfzgxxkjyxg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jdsqm.com/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