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的目的在于区别。
名字雷同或过于相似,就会失去其意义,有时甚至会带来麻烦。但在我国,不同的产品使用相同的名字,或企业名称中字号相同或相似的情况相当普遍。
在商标取名中,集中表现在选用名胜古迹、动植物名称上,如以 “长城” 为商标的产品至少有长城电脑、长城电扇。长城葡萄酒、长城风雨衣等,以 “熊猫” 为商标的产品有熊猫照相机、熊猫收音机、熊猫童装等。
这种重名现象虽然是允许的,但在宣传上由于缺乏新鲜感,而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当人们接触到这个商标名称时,搞不清它所代表的是什么。当然也就会影响到商标形象的确立。
另外,采用这种广为选用的名词作商标,在国内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国外注册时却经常会因为与人家撞车而遭到拒绝。
怎样才能做到店铺商号命名的个性化呢?
1. 别出心裁
许多商号、商标缺乏个性是因为在给商号取名时用心不够,从众选词而造成的,所以想克服雷同化的问题,就要别出心裁。
某地有家 “醉翁酒楼”,谁都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 是贬义,那么哪位食客是别有用心的醉翁呢?
妓院是旧社会的产物,雅称青楼。偏偏有人把 “青楼” 二字大大方方地悬在高处。笔者每每望着食客们出出进进,真是哭笑不得。
北京站有家 “兄弟餐馆”,使人想到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种名字就比较有特色。
再如,北京东城区有一小巷中的餐馆,名日,“居无竹”。苏东坡诗云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为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这位老板偏和苏轼作对,他明言 “居无竹”,暗扣 “食有肉”,说白了就是这里环境虽不高稚,可饭菜却是极有油水的。
2. 不拘一格
所谓不拘一格,就是突破同类商号或产品取名的一般格局,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给公司名。
不少企业在给商标取名时,都循着一条较固定的模式,虽然名字不同,但模式一样,这同样会影响到商标的宣传效果。
以营养液为例,许多厂家惯于以这个 “宝”、那个 “霜” 来为商标取名,这些产品种类一多,差别又不大,名称也一个模式,其中的某一具体产品就很难给人留下独特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突破常规命名模式,就变得非常重要。
杭州的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成功。他们突破了人们的一般习惯,以儿童歌曲中的 “哇哈哈” 稍加改动而来的 “娃哈哈” 作商标,不仅非常新奇,而且又含有孩子喝了高兴地笑哈哈的意思,与产品的功能十分贴切。该产品能成为名牌;可以说,也是与这个富有个性的商标名字分不开的。
再如方便面产品,据说国内已愈百种。然而,人们何以一提方便面便想到 “康师傅”?
除了产品本身叫得响外,恐怕与这个个性化的商标名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它突破了一般化的命名方式,将产品商标名称人格化,让人联想到一个方便面师傅的形象。同时康师傅的 “康” 字还有健康之意,当然让人一下便记在脑海中,进而对产品产生好感。
3. 另辟蹊径
就是避开目前商号、商标的常用字,或将一些常用字巧妙组合,或选择那些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词,也能使名字富有个性。
如蝙蝠电扇就起得非常成功,可说是佳名。
在企业商号取名中,字号雷同情况十分普遍,由于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中对于企业名称的保护限于名称,即企业名称中的地域、字号、行业、组织形式四项完全相同才构成侵权,其中一项不同即为合法登记。
于是一些企业便借此在名称上大做文章。
如北京市就有107 家企业也叫 “四通” 其中包括加油站、服装厂、修车摊、酱菜园之类。
这些 “四通” 大多与四通集团没有关系,为什么不另辟蹊径,取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呢?
要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靠企业法人掌握一定的命名知识,以及企业登记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jdsqm.com/8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