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姓的来源和历史,陈姓起源于什么时候?

陈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胡公满。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舜幼年丧母,继母不慈,常对他进行毒打和虐待,但他逆来顺受,反而更加孝敬父母。由于他好学孝友,闻名四海,至帝尧末年,不仅把两个女儿一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他,还把自己的皇位相传。所以舜当政时,天下大治,人民丰乐,加上他常 “调于玉烛,息于永风,食于膏火,饮于醴泉”,与人民大众同甘苦,因此更加获得百姓的拥戴。至他去世后,约35传至胡公满,被周武王分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建诸侯国,屏卫王室。此后,胡公因封于陈而称陈胡公,所建方国亦称陈国,子孙后来也以国名为姓氏,姓陈。

胡公满的后人占当今陈姓人中的绝大部分。此外,十六国时期,汉王刘聪的大臣中有位本名高元达的人,因生辰年月妨忌父亲,改姓陈,史称陈元达,他的后代也以陈为姓。至北魏时期,有一支鲜卑族岀身的人姓侯莫陈,在魏孝文帝汉化运动中被改姓陈,从而使陈姓又有了一个新的来源;唐朝初年,原丘兹王的后裔帛(白)永贵入仕内地,因姓氏罕见怕受歧视,也改姓汉族大姓陈,此后也以陈姓知名,史称陈永贵。他有孙名令英,史书也称陈令英。唐末,浙江宁海人曹宪来入赘陈家,生子4人,也冒姓陈。元朝时,原北齐清河王高岳的14世孙高谅入赘陈家,子孙也改姓陈。明初,明太祖赐西域胡人某为陈姓,其孙陈友,后来官至右都督,爵封武平伯。明成祖时,灭安南国黎朝,黎王之子澄改名陈澄,仕明官至工部尚书,子孙也以陈为姓。上述几支,尽管人数和影响远不及胡公满之后,但也都是当今陈姓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姓在发展中,由于居住地和支派不同,形成了颍川、江州、汝南、下邳、 广陵、河南等几大郡望,以及德星、德聚、绳武等著名堂号。在文化上,陈姓历来有“太丘德望,颍水渊源”、“读孔璋之檄,岩岩经国文章;卧元龙之楼,耿耿济时伟略”等专用楹联,以及大量的家谱族谱、宗规祠约等特色文化。至于其名人,从秦朝末年揭杆反秦的陈胜到灭梁建国的陈霸先,都曾是具有一国之尊的帝王;从汉相陈平到太丘长陈宴、盐铁使陈恕、宋朝宰相陈尧叟、陈尧佐等都是誉满天下的名臣;从汉代射声校尉陈汤到南朝太尉陈显达、“开 漳圣王”陈元光等都是勇谋兼备的将帅之才;从晋代史学家陈寿到唐代大诗人陈子昂、唐僧陈祎(玄奘)、宋儒陈彭年、道学家陈挎、文坛怪杰陈师道、画家陈洪绶、学者陈寅恪等人都是各有成就的殷殷学子;从宋代太学生领袖陈东到革命党人陈其美、“警世钟”陈天华等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从明代爱国华侨陈申到实业家陈启源、侨领陈嘉庚等都是身在异域的侨界名流。 至于陈独秀、陈毅、陈果夫、陈云、陈凄、陈诚、陈布雷等更是当代有影响的政治名人。

宝宝起名 公司起名,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起名

企业管理 网络创业,添加 微信:2296682980  备注:企业管理或网络创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Cyyfzgxxkjyxg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jdsqm.com/6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