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姓氏在八千个以上,常见姓氏约五百个,其中。李、王、张三大姓各占人口70%以上,合计三亿多人。
上古时代的人,有名而无姓。中国姓氏的出现,发生在原始社会晚期。
最初的姓氏是对部落和氏族的称呼,部落称姓,氏族称氏。后来氏也用于对部落首领的称呼,如: 神农氏,防风氏,有熊氏。
部落与氏族之间在交往中,需要有所称呼,最初,这种交往是群体的。如某个部落迁移来了,某个部落又离去了,某个部落来犯,某个部落被击败,等等,部落间便相互用姓氏称呼。
部落的这种姓氏称呼,从来源上说,主要有几种: 一种是以图腾相称呼。所谓图腾,就是指原始部落的崇拜物,有的部落崇拜蛇,有的崇拜牛,有的崇拜羊,有的崇拜竹,有的崇拜某个山,某条河,等等。于是,外人便以其图腾称呼这个部落。二种是以地名相称呼,某个部落居住在某个地方,便以地名称呼它。这类似于我们今天以地名称呼人: ”河南人”、“上海人”。三种是以某种显著特征相称呼,如生产技能,食物,生理特征等等。
后来,随着原始部落、氏族关系的逐渐瓦解,个人生活的独立性增大,人们迁徙、混居。于是,姓氏的意义便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指一个有组织的群体,而仅仅只是指一种族缘关系,姓氏被用于指个人来自哪个部落和氏族。
这样就出现 “姓名”,由姓和名构成一个人的名字,它要表达的意思是: 这个人是来自X姓氏 (部落、氏族),他的名是XX。
不过,姓氏后来也不限于指族缘关系。西周以后,天子将土地城邑分封给亲属、大臣,形成许多封国、采邑。如周武王灭商朝后,封弟弟姬鲜于管,姬度于蔡,姬处于霍,姬封于康。于是他们的后代以国为氏,分别称为蔡氏、管氏、霍氏、卫氏。
中国姓氏的起源,总的来看,有如下几类:
(一) 以族为姓 这是最古老的一种类型,如姜、姚、姬、赢等姓。
(二) 以地为姓 这包括以国为姓, 以邑为姓,以地名为姓,如曹、鲁、郑、韩、齐、宋、白、卢、冯、刘、毛、甘、苏等姓。
(三) 以官为姓 古时官职世袭,因而以官来命氏,或虽不世袭,但子孙为显示出身,亦有以先辈官职为姓者,如史、师、帅、军、司徒、司马等姓。
(四) 以先人名、号为姓 如成汤的后代以汤为姓,周.文王的后代中有以文为姓,周武王的后代中有以武为姓。
(五) 少数民族人采用汉姓 历史上,许多匈奴、突厥、鲜卑、蒙古,满族人入居中原,采用汉族姓氏。
在历史上,还有赐姓和改姓的现象。帝王给有功之臣或归顺的外族赐姓,如明朝燕王夺得帝位后,赐马三保姓郑名和,这位郑和就是后来下西洋的那位杰出航海家。如唐朝突厥人李克用,其父归顺唐朝,被赐姓李。
改姓的情况不少,古时有 “九族连诛”、“满门抄斩” 的刑法,因一人有罪,全族遭殃,为了避祸,便改名换姓。著者的祖先原本是姓陈,据说就是元朝末年的陈友谅。当年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陈友谅兵败,朱元璋追杀陈友谅的族人,意在灭族。陈氏的幸存者为避祸,从江西逃往湖南,改姓为周。这一支周姓至今在湖南已有六七百年了。史书中记载的这类改姓的有:
“伍” 改 “五”
“谭” 改 “覃”
“楼” 改 “盖”
“共” 改 “龚”
“仲” 改 “种”
“羊舌” 改 “羊”
“汪芒” 改 “汪”
另一种改姓情况是避讳改姓。古时讲究避讳,百姓不能与君主同名字。如唐朝李世民在位,臣子百姓都须避开使用 “世”、“民” 二字。这还只是避名讳,还有避姓讳。晋朝司马炎登位,为追尊伯父司马师,便令凡师姓人不准姓师。于是,“师”去掉一笔,成为 “帅”,有了帅姓。属于这种情况改姓的有:
“庆” 改 “贺”
“姬” 改 “周”
“荀” 改 “孙”
“敬” 改 “文”
“句” 改 “苟”
“籍” 改 “席”
“庄” 改 “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jdsqm.com/6984.html